范文 > 读后感
+

《纸上王国》读后感10篇

2019-02-04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纸上王国》是一本由纸上王国著作,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80元,页数:21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纸上王国》读后感(一):要我怎么再面对你!!!

  书,还没看完,刚看到《十三叔》这个章节,余下一定更精彩。

  要我怎么再面对你,你是84年的,还是个孩子,

  要我怎么再面对你,你尽然留有民国遗风,

  要我怎么再面对你,你憨憨的笑容却有这么多故事,

  要我怎么再面对你,你有闷骚情怀,

  要我怎么再面对你,要我怎么再面对你,

  好吧,下次还请你喝骨头汤,到时,我要再好好看看你!

  《纸上王国》读后感(二):散文不是你想写 想写就能写

  混了豆瓣 比较关注豆瓣上的一些作者

  买了 并认真读了 沈书枝的 八九十枝花 郑安庆的 纸上王国

  都是散文集 是因为散文门槛最低吗?都没有读出太多的好来

  还是太年轻 都是八零后 眼界小 感慨还浅 

  文字还是不行 读散文不就读个文字吗 文笔的重要性对散文来说甚至远远超过小说 

  书枝还行 郑安庆好差 真叫差 

  行文不讲究 不跌宕 不摇曳 小胡同里赶猪 直来直去 

  这样做人是好 做文 就不好了

  好的散文 见识 文笔 才情 缺一不可

  同学们 大家都继续努力吧

  《纸上王国》读后感(三):琐碎的温暖

  我想用自己的笔来记录生活的琐碎、凌乱,尽管平凡不能在平凡的生命,也许能在未来某个夜晚,看到这些纯粹是为了写字而写的字而热泪盈眶。

  这就是读完这本书后最深之感悟

  不是甘于平凡,而是想要平凡,却总是不屑于将平凡的生活中也有点滴感动变成文字。因为在反观自身平常甚至平庸的生活经历时,实在乏善可陈。

  但是邓安庆的娓娓道来,像是某个陌生大叔,在某个命中注定的际遇中,平静、腼腆的诉说他的生活。他眯着湿润眼睛,仿佛诉说着不变的真理。我静静的听着,时而走神,鼻子却酸酸的。他说的什么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说。在这个场景里找到了生命本身的温暖所在。

  朴素的文字落在内敛的白纸上,叠起来,放进记忆的盒子里,人们走啊走,累了,打开盒子,过去的琐碎的记录又跃然纸上,仿佛什么都没变,人们却没发现折痕走在每个词句之间。

  《纸上王国》读后感(四):我也忆起了我的村庄

  喜欢这本书的人,是爱的。

  偶然碰到这本书,只因为他简单的封面和大大地“纸上王国”四个让人欢喜的字。

  看着目录,还是同样地被吸引。看完第一篇的标题,与父同枕,哈哈,我调皮的在想,你是男的还是女的呢?要是女的就更有趣了。。。想必哪个父亲在生病时,儿子好像就要去宠一个小孩样呢。只可惜我们女儿不能像兄弟一样与他谈天说地。

  第二篇,就选了纸上王国那篇瞧了看,哈哈,真的希望你的王国里住了更多的你爱的人,这样就有活气了。那样的奇特,即使我们曾经在我们小的时候有过这样多得想法,活脱脱写在纸上竟是这样一种明朗感觉。

  再者,接着一连串的看了,你的朋友吗,好似你就默默的注释着这些他们,理解着他们,只可惜,我的身边都没有过这些疯狂地人,又好似我也想做做让别人回忆记忆的一个。

  哈哈,你的村庄就貌似没那么有趣有趣了。因为我 的就更有趣了。我对它又爱又恨。我更害怕现代文明让那种原始不再存在。

  有时候,我就觉得你所写的这些东西就是我一直要去怀念,感念的,我的亲人、我的朋友、我的古老的村庄、还有我的童年。

  在某时刻,我会突然适应不了这样快而忙碌的社会,就怀着这样的去读读,去念去念

  真欢喜这样静静的时刻,还有的你的分享。。。。

  《纸上王国》读后感(五):梦境一般

  当我还是大一的新生之时,这本书是我在图书馆中淘书的时候发现的,有点旧了,封面也皱皱的,我刚开始还以为是谁借书这么不爱惜,将封面折成这样,后才发现书的封面的印刷就是这样的排版。

  《纸上王国》,我非常喜欢此书给我的感觉,是梦非梦,天马行空,有种不真实在做梦的感觉。乡村的生活的气息,与亲朋好友在一起的愉悦感,还有很多很多的想象文字,非常的亲民。

  记得其中有一篇关于写感冒的文字,将那头疼欲裂之感描绘成被大象的臀部坐在脑袋上一样。还有一篇描写听佛乐,感觉头顶冒出许多银白色的礼花、、、、、、还有坐公交、嘴馋等感觉,竟可以用文字写得那么贴切。

  好几篇有描写乡村与父母待一块的温馨文字,看着烟囱中的炊烟袅袅,母亲在厨房忙碌的样子,父亲的悠闲,一切是那么的真实,一切是那么的温馨,但作者每每在结尾写的又好像这一切的温馨是自己记忆中的,是自己现如今怀念的。可,这一切的快乐又何尝不是我们的记忆?

  总的而已,作者的想象力丰富,文字细腻,容易产生共鸣。因为自己实在很喜欢这本书,看完不久后便将此书买下一本,偶尔翻看,也挺有意思~

  《纸上王国》读后感(六):各人有各人的缘法

  读《纸上王国》的时候,正是这样一个沉沉的冬日上午。独自一人畏于寒意,迟迟不肯起床,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发呆。拉着窗帘的小屋子光线暗淡,就像潜藏在模糊记忆里的那样。

  躺久了头脑发昏,利索的穿起衣服烧一壶开水。拉开窗帘,窗外的建筑物反射着冬天暖暖的阳光。握着水杯坐在对着窗的桌子前开始读这本白色封面的小书。郑安庆在书中娓娓的说着家里几代人的情意,一辈子颠簸、缓慢消耗掉生命的老人,各有活法的父辈,以及同辈人的生命断面。没有丝毫的造作和控制,自然流淌。

  也许经历的事情多了,会对生命有更多的臣服感,缺乏控制。不愿去评判,轻易的断定什么。我们往往到了这样的年纪,对好多事情不满,对父辈的观念和做法有了不同的看法,随意断定什么是陈旧的不科学的。可我们又怎么知道他们经历过什么,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间隔中,在没有我们存在的时间里,在他们的生命里,发生了什么?我又恍惚的觉得,自己的世界就是这样一间小小的屋子,杂乱的堆着书籍和杂物,只有那么一扇窗是认识这个世界的途径,只有这么一个小小的缺口。

  也许是真的,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吧。

  《纸上王国》读后感(七):联想到我与身边人的过去

  以前劝朋友说,我们每个人的天赋、过去,就算再卑微,微不足道,我们都应该将其当成宝物,它们必定为我们以后的轨迹备下了什么意想不到的线索或条件。

  其实,是在叙说自己,是在表达自己的意见,仿佛一个意见领袖,哪里管听众感受。怕总会因这种一意孤行,使朋友每每减低与我联络的欲望。

  何妨?朋友,非求懂得,但求听得,不懂而胜似听懂,贵在一个接受的态度,这就是我心目中烟火俗世间既俗气又普通的朋友的好处。胜过于颖悟却主观的自以为是。何须知己,旦求被听。

  读着读着,读他与自私固执的爷爷的想处,即使他不许他这不许他那,但知道爷爷睡在相连的另一个屋子里,他心里就踏实。

  读他写年长他七岁的哥哥,那大了后不懂事,小时候却抱他,教他,和他两个人相伴夜里等父母归家的哥哥。写哥哥记得弟弟不记得的弟弟幼时的生活细节,他惊觉。写弟弟还能想起哥哥上初中时的喜好,如数家珍。

  我猛然意识到,那些小时候的经历,不仅是因为独一无二,所以虽微末却珍贵。同样因为那些记忆里,有我们的亲人,有我们的同学、老师、朋友,因了他们,那片片再普通不过的记忆,也都变得值得珍藏。

  哪怕,是与最要好的朋友,仇敌一样对峙过,却因为她帮我记得我的生日,帮我向偷我的镂花三角板的霸道女生讨要。

  哪怕,是每个寒冬的黑夜里,妈妈带着我在一扇铁门斑驳,呼呼漏风,昏暗可怖的小房里洗澡的经历。最怕的是能听到左近锅炉轰隆隆如响雷,本质上更是来自机器的机械噪音。在这样的环境里,在这样一间只有一只昏黄灯泡照明的,一米见方的小房子里洗热水澡。在小时候,每次去洗澡,都是一次可怖的记忆,长大了,却觉得是那样独特的经历。它们跟过去,跟那个我居住过的院子,跟妈妈,跟我,都是分不开的。甚至更深刻地存在于我的脑海中。

  一如过去拮据平淡的岁月,一如丑小鸭般的少年时光。

  《纸上王国》读后感(八):谢谢你,安庆哥

  第一次读到安庆哥的文字,倍感亲切,同时也很惊喜;因为其中的方言我很熟悉,有时候对话中出现的方言,我甚至会不由自主的用方言默读出来。由于我们与邻县交流起来都不顺畅,我便以为作者是我们县的,不由得高兴起来。

  我来自湖北京山,我们那出过聂绀弩,我家在下面镇上的一个小村子里,名曰弯柳树河村。在我了解到安庆哥来自武穴之后,我才意识到,虽然京山和武穴隔得不近,文化习俗差异却很小。

  安庆哥笔下的人物,与我的亲戚们没有什么不同。他们粗鲁而老实,贪婪而知足,可怜而可恨;他们大体是勤劳的,但也总喜欢打牌享乐;他们总是互帮互助,却也暗暗攀比;他们大多数时候是融洽的,也会为了一点小钱而大打出手……人性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而邓村,则在我脑海里一点点浮现出来,那里仿佛有我的童年,那些跟小伙伴们一起上学、一起钓龙虾、一起偷偷下河游泳的记忆。如今回忆起来,如此美好,全然没有了当年的无聊和拮据。

  除了死亡。我慢慢地也能坦然接受安庆哥笔下人物的死亡,他们真是,一个不小心,命就没了。而我脑海里却少有这样的死亡记忆,长大后母亲偶尔告诉我,某某某喝酒喝死了,某某某被车撞死了,而某某某则在下大雨的时候滑到池塘里淹死了,粗糙而陌生,很快就忘了。

  我出生的时候,计划生育已经很成熟了,我周围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因而很难体会到同为一家人的兄弟姐妹之间微妙的联系,更无法感受到农村重男轻女思想的腐朽。

  从我阅读《山中的糖果》、《纸上王国》来看,安庆哥写故乡的人物故事无疑更得心应手,应该是对故乡更了解, 写的也更深。如果安庆哥能看到的,我有个小建议,不妨尝试在故乡的基础上挖的更深,进行短篇小说的创作,也许就成为了中国的小津和是枝。

  谢谢安庆哥,让我又重温了一遍童年,记忆中它们变得更美好了。而我昨晚,也在梦中回到了小时候,我们一家三口在做饭,仿佛一切都没有变过。

  《纸上王国》读后感(九):《纸上王国》读后

  2013.7.5--2013.7.8阅读。

  我憋了2个小时了,憋不出个“读后”!

  书有3部分,纸上亲人、纸上人物、纸上村庄。最喜欢第一部分,能看到流眼泪,第二部分部分文章有共鸣,到了第三部分,文章大多一个模式,厌倦了,看的不仔细。

  作者的文风质朴,朴素,不华丽但是描述的非常生动到位。我喜欢看生活中的琐事,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柴米油盐,不要大英雄大事记,最爱身边陌生人的真挚感情。

  印象最深:

  《与父同床》《与母同行》《在她的时间里》《街头巷尾皆亲人》《老杨是我兄弟》《马路》

  会很羡慕纸上王国(即本书作者邓安庆,不过我还是喜欢叫他原来的名字)、沈书枝这样从小在乡下长大的人,乡间的淳朴的丰盈的经历造就了吃苦的意志、敏感的洞察力还有平和的性格。这都是我向往的,我想要做一个友好的人,能体会到生活中最微小最朴素的美,可以用文字描写一个小细节,生动到身临其境,雨水滴落的声响都听得到,可以欣赏大自然的美、劳作的快乐、万物生长的力量,可以体味世间百态人情世故,对每个人微笑,和集市上的小贩早餐摊的大叔聊天。

  父亲、母亲、奶奶、爷爷、老杨、姐姐,都是描写的对象。看到他们的故事,就很容易想到自己,然后跟着故事笑,因为故事哭。年纪越来越大,老人们一天天老去,尤其是姥姥姥爷,八九十岁,我最怕的,就是他们的离去,只想一想,就哭的不能自己。毕业以后,坚持每周必须回家陪陪他们,我知道纵使他们现在还算硬朗,但也时日不多,不要到以后空感伤“子欲养而亲不待”,就现在,抽出一下午的时间,陪他们看看电视,出去溜溜弯,削个苹果剥个桃,哪怕是坐在他们身边不说话,哪怕是静静地牵着他们的手,都是满足。还有十年吗,那么五年呢?每个儿女,都做好眼前的事吧,当那一天真的来了,也无遗憾。定要等着我呀,等着我结婚,等着我的孩子出世,等着我把你照顾我的二十年还给你。

  拖了半个月,这篇终于写完了,长舒一口气。坚持一书一评,加油

  《纸上王国》读后感(十):看纸上

  六月初在无锡见到纸上,天上下小雨,地上的人匆忙来去。我问他的谋生,他问我的专业,我们在屋檐下说书籍、文字和某些词汇,并讨论洪水、北方、城市外貌和老城改造,仿佛这些真的与我们相干。只有他将眼前种种用文字虚拟出来的时候,纸上才与这个世界发生了真正的联系。

  文如其人只能用于部分人,纸上就是。同行的人说纸上很纯净,其实看他的文字也就了然了。他的文字也暴露了他的聪明。纯净影响了他的观察,于是他写出的文字都很清晰,没有隐晦没有保留。纯净也使他的视角失去了道德的干涉,或者他将道德上的善恶聪明地隐藏了。而在我看来纸上所有善恶有个清楚分界的小说都失败了。他好的小说远远超过一个童话或者寓言可以承载的重量。

  我很佩服纸上的观察,而他牛逼的观察也让他的写法可以很实在,清晰的指涉总让他的小说冷静。有些时候你根本感觉不到叙述,只有描写。近一些的文字多了些技巧,纸上也说过他的这些技巧也有他自己的导师。我觉得那些细致而扎实的描写是纸上的文字最好的东西,这让他的小说朴素又真诚。

  纸上对“物”有着迷恋,他说他喜欢《天工开物栩栩如生》。他的文字里物体总以物体本身的形态出现,他会小心翼翼地把它刻好。那些汹涌的事物以文字的标签在他的王国里准确罗列,出于嫉妒它们让我害怕。这会保证他的纸上王国夯实建立。

  这些东西让他的文字向着繁复和沉重一路前进。我想,如果有一天纸上王国里出现了更为轻逸的描写、更有速度的叙述和变形的事物,纸上会……那时,纸上也不再是如今的纸上。

  我总是不太自信自己对某些事物的判断,此上只能说是一个大言不惭的论断……一种猜测。纸上的文字很好读,还未见过的朋友千万不要因为厌烦我这些繁杂的评述而不敢去读。纸上的这本书不是绝顶的好,但是他对写字的真诚和朴素让他的王国有了意义。他说他在建造另一个王国,他会画出那个虚拟的国度的地图,然后写出每一条街道和每一间房屋里的声音和味道。我期待着这个王国的建立。祝福他。

  6.12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211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2023 闽ICP备10204044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