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语录 > 名人名言 +

最全的拉康名言

2019-05-05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1、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女孩不拥有菲勒斯,“在没有任何象征材料的地方,就会在引发认同这对于主体之性欲的实现至关重要的方面出现一个障碍,一个缺陷”。换言之,女性之性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它是“一种缺席,一种虚空,一个空洞”。它不像男性之性,后者拥有一个威风凛凛的玩意 儿,一个以挑衅之姿势为其最高荣耀的肿胀之物,总是欲望着通过另一性来为其消肿,而女性之性的虚空性、空洞性使得她总是只能渴望另一性来填充她的欲望饥渴,她代表了一种根本的欠缺,她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象征之物来指认自己的位置,使自己的欲望象征化,所以对于她而言,“女人是什么”永远是一个谜,“她的位置本质上是成问题的,且一定程度上是不可同化的”。

  2、能指不表征所指,所指只是能指运作的意义效果;能指优先于所指,能指的运作独立于所指;能指与作为意义效果的所指的结合是不确定的、临时的、偶然的。能指是没有所指的空洞能指,符号是没有意义的能指符号,意义则是众能指运作的临时产物。

  3、没有僭越,就无法通向原乐。 ----《雅克拉康:阅读你的症状》

  4、想象界的狡计在于提供给力比多存在一个初始的策略,以让它摆脱创伤的处境。在那里,它接收到的不再是直接的、可给予快感的平复,而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异化的能指。

  5、焦虑就在于这样一个事实:他可以判定他之所爱的东西和他能够给予的东西之间全部现有的差异。

  6、这个物总是由空所代表,这恰恰是因为它不能为任何别的东西所代表,或者确切地说,是因为它只能为别的某个东西所代表。

  7、儿童把一个物(而且与其本有的性质无关)扔到他的视线之外,然后把它拿回来,接着又重新使它消失; 同时他还以独特的音节来描摹这个交替变化-这个游戏,我要说,以其根本的特质表现了人类从象征秩序接受到的规定性。

  8、原乐的律令就是召唤我们尽情地去享受/享用我们的欲望及随欲望满足而来的快感,可问题在于,我们的欲望总是他者的欲望,是对他者之欲望的欲望,我们的欲望满足总是因为他者的介入而落入空无。这也就是说,我们的原乐或者说欠的求原乐意志总要受到他者及他者的原乐的纠缠。

  9、对象a与存在之欠缺的这一关系对于主体性的构成有着根本的影响。一方面,对象a是对主体之欠缺的命名,是对能指的失败的命名,通过这一命名,主体的失败被翻转为失败的主体。这正是幻想结构的功能所在:通过把自己建构为失败的主体,那个失落的原初对象将可以在替代对象的形式中以幻象的面目被重新召回。

  10、实言是瞄准、构成真理的言语,因为它是在某人为另一人所确认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实言是行事(perform)的言语。

  11、用,结构着婴儿的原初认同。当然,镜像中的这个小他并非现实母亲的物理镜像,它是原初的性欲力比多投注到对象身上形成的一个对体、一个意象,因而,按照拉康的逻辑,婴儿对这个镜像的认同是一种自恋的想象性认同。

  12、阉割根本上关涉的是主体在其构成过程中必要遭遇的对象“缺失”或“匮乏”。

  13、主体意向性地要在那里面表达自身,要借助另一个东西的中介化来让自己显现于外部简言之,是因为主体要言说自身,要展现一种自表征。

  14、在镜像阶段,自我与力比多之间有一种类似于跷跷板的游戏。自我本来是力比多投注的结果,可它一旦形成,自身便成为力比多的贮存库,不仅把自己想象为一个理想的“我”,还进而以这个理想形象占据他人的位置发挥其功能,以自我的欲望形式去想象自我与他人和世界的关系,把异于自身的世界想象为一个内在于自身的统一世界。殊不知这个自我本质上就是一个他人,这个自我的欲望其实就是他人的欲望,当它以自已的欲望形式来想象他人和世界的时候,那其实已经是一种误认。也正是因为这个误认,在自我与他人和世界之间就开始了一场无穷无尽的求证过程,自我总想从他人那里辩认出自身,殊不知其本身就是一个他人,而对他人形象一次又一次的认同带来的并非自我欲望的满足,而是欲望在他人那里的一种达成。

  15、我不是诗人,我是诗。

  16、起初,在语言之前,欲望只存在于镜像阶段的想象关系的单一层面上,它被投射到他人中,它在他人中被异化。因此,它激发的张力缺乏一种结果。那就是说,它唯一的结果--就是他人的毁灭。

  17、实在客体的精确定义:一个本身并不存在的原因-它只能呈现于一系列的结果之中,但总是以某种扭曲的、位移的方式呈现出来。如果实在界是不可能的,那么,要借助于其结果去把握的,恰恰就是这种不可能性。

  18、他可以享用部落内部的所有女人,但不允许儿子们觊觎他的特权,所以他首先是一个暴虐的父亲;但他的暴虐、他的禁令招致了儿子们的强烈反抗,儿子们联合起来杀死了他,并分食他的尸体,所以这又是一个死去,被谋杀的父亲;不过,父亲的死并没有带给儿子们想要的东西,为了享有父亲一样的特权,儿子们相互残杀,最后他们只好达成妥协,立下不准乱伦的禁令,并以死去的父亲为图腾,视他的特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时,父亲又成了象征的父亲,象征着父法的权威,也象征着子民们的牺牲;进而,在拉康的逻辑中,原始的享乐的父亲根本就不存在,那个父亲原本就是“死去的父亲”,即他原本就未曾活过,他原本就是已然死去的、永远死去的,他的存在、他的被谋杀都不过是承受阉割的主体回溯性地想象出来的。

  19、精神分析治疗的目标就是让受分析者在象征的维度去确认其欲望的位置,在精神分析实践中,重要的是教会主体去命名、表达、阐述他的欲望。

  20、能指的逻辑实际就是一种差异性逻辑,能指的运作就是一种差异性运作,能指是通过指向另一能指来呈现其意指功能的。

  21、作为受语言制约的一种动物的一个特征,人的欲望就是大他者的欲望。

  22、对象a本是主体的镜像、主体的病苦;在对它的关切中,是主体设身处地想象自己是它物。

  23、命名的本质不在于赋予物一个名称,而是物的在场的一种隐喻性替换,词语的在场是以物的不在场作为代价的,因而是对物之缺席的一种命名,是对物的谋杀。

  24、面对阉割威胁,男孩最终放弃了对母亲的欲望,转而认同父亲而欲望母亲以外的另一性别,而女孩依旧认同于父亲,欲望从父亲那里获得她想要的东西,当这一欲望无法得到满足时,她又转而欲望拥有一个孩子,把孩子当作补偿自身欠缺的对象,用拉康后来的术语说,当作一个想象的菲勒斯,在想象的层面来定位自己的性别位置,女孩只能以另一性的形象作为其认同的基础。

  25、当主体以为他可以被他的我思所言尽时错失的东西-他所错失的就是有关于他的不可想象之物。

  26、女孩不仅已然失落了菲勒斯,而且也不拥有父亲的象征的菲勒斯她虽然认同父亲是象征的菲勒斯的拥有者,但她在性化的关系中只是把父亲当作一个想象的菲勒斯、一个菲勒斯格式塔来欲望的可这一“不拥有”本身就是“拥有”的一种象征形式,就是说,她总是以“不拥有”的形式来拥有自己的性别位置,她是拥有“不拥有”,所以,不论是对男性而言还是对女性自身而言,女性之性、女性性欲或者说“女人是什么”都是一个永恒之谜,她只能在一个象征的空位上欲望,她总是向另一性要求“再来一次”。

  27、菲勒斯作为一个享有特权的能指,其特权或特殊性就体现在它的意指功能上。主体的构成有赖于其对父亲或父法秩序的认同,当主体在母亲他者的欠缺中辩论出了拥有或不拥菲勒斯的差异时,他就决定放弃对母亲的欲望,进入父法的世界,接受对想象的菲勒斯的象征性阉割,借象征地获得的菲勒斯能指从他者那里赎回已然失落的对象。

  28、一般等价形式是价值的一种形式。因此,它可以属于任何一种商品。另一方面,一种商品处于一般的等价形式(第三种形式),是因为而且只是因为它被其他一切商品当作等价物排挤出来。这种排挤最终限制在一种特殊的商品止,从这个时候起,商品世界的统一的相对价值形式才获得客观的固定性和一般的社会效力。

  29、“我”的分裂则在于,我在获得“意义”的同时,我的存在有一部分必定要被切割,成为有意识的“我”根本无法参透的“非意义”,“我”与那个被切割的部分是分离的,“我”的有所得是以失落或牺牲作为代价的。这意味着,“我在”作为一种寻求确定性的主体化行为其实是主体在“思”和“在”之间的两难选择,并且是一个被迫的两难选择,就像“要钱还是要命”的选择一样,在这个二选一的选择中,主体并无选择的自由,因为他必须选一样,且只能选一样或者要钱,或者要命。

  30、无意识的这种不连贯性在主体身上就体现为主体的分裂,体现为症状的多元决定,体现为日常语言的意义滑脱。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222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2023 闽ICP备10204044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