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

抖音“流浪大师”爆红:到底是他不正常,还是我们不正常?

2019-03-23    作者:张十三    来源:张十三说

  01

  最近,抖音上有个“流浪大师”火了。

  我看了视频,是一个满身污垢,蓬头垢面的老头,头发已经看不出多久没剪,早已经打绺,流浪汉该有的,他都有。

  但就是这样一个貌不惊人的流浪汉,火的一塌糊涂 。

  为什么火,他一张嘴就知道了。

  这个流浪老头张口便能将《左传》《战国策》《论语》《尚书》讲的头头是道,言语间还不乏文采和哲思。

  而在一则视频介绍上,大师的身世也颇有点高人的意思:

  大师叫沈巍,复旦大学高材生,因为妻女车祸身亡性情大变继而流浪,给这个衣衫褴褛的流浪汉又添了神秘的一笔。

  普通老百姓一看,这一看就是少林扫地僧级别的人物啊,牛逼。

  一时间,微商,网红,各大平台的主播都把沈巍当成景点一般的和他合照,套他语录,甚至一本正经的打上励志的话题吸引关注。

  但流浪者沈巍本人,似乎并没有觉得走红对他一件好事。

  如果你对沈巍这个人稍微了解一点,你就会知道,此刻你们看大师的热闹,大师看你们烦恼。

  “流浪大师”沈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沈巍的童年,是在父亲的迁怒中度过的。

  父亲是上世纪60年代的本科生,航海专业,从江苏 到上海后,人生遇到了挫折,赶在这个时候,沈巍出生了。

  沈巍从小和外婆生活在一起,但是父亲和外婆的关系并不好,因此父亲常常无故迁怒于他。

  他从小就喜欢读历史之类的书,但父亲不喜欢,甚至深恶痛绝。

  只要有书可以读,他就把书藏起来不让他看见,直到晚上父亲睡着了,他才敢偷偷把书拿出来在被窝看。

  家里穷,为了读书,他从小就去捡垃圾,橘子皮,碎玻璃,能卖钱的都捡,卖来的钱再去买书。

  因为捡东西这个习惯,沈巍从小就没少遭人嘲笑,而他至今也不明白的道理就是,为啥乞丐没人笑话,有人同情。

  他一个付出劳动的人,反而要遭人嘲笑呢?

  不明白归不明白,捡垃圾这个习惯,他一直也没改。

  大学毕业后,在父亲的约束和压力下,他进了上海某地区审计局做公务员。

  进单位第一天,他就盯上了卫生间的垃圾桶,里面扔了很多纸,他觉得可惜,所以就捡起来了。

  自此以后,只要在办公大楼一天,他就捡有用的东西,但范围只限浪费的纸张。

  捡东西还是为了换钱买书吗?并不是了,此时的他早已经济独立,捡垃圾,只不过是他的理念。

  他觉得纸张不应该这样被浪费,所以才捡。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认为。

  26年前的一天,他回家刚进门,70多岁的外婆和她说,领导来过家里,说他脑子不正常。

  隔天,领导找到他,说他脑子坏了,让他回家待岗。

  这一待,就是26年。

  期间他和家里人赌气,去外面租了房。

  再后来,他搬了几次家,因为被邻居投诉,最后沦落街头。

  沦落街头以后,他很快适应了流浪的生活,除了冬天被冻醒之外,流浪的生活其实也很简单。

  捡吃的很容易,他吃剩的,就分拣给流浪的猫猫狗狗吃。

  他有一部500块二手的手机,读书吃不准的地方会上网查查,他手机里存着甘地的照片,他喜欢这种苦行僧的生活。

  捡垃圾,流浪,看书,这就是流浪汉沈巍现在的生活,没有惊人的履历,也没有悲惨的故事。

  沈巍,普通人一个。

  他是大师吗?不是。

  至少我觉得不是,连他自己也说,知道自己的分量,自己爱学习是真的,读了很多书也是真的,但这并不代表他确实很有文化。

  他不缺钱,也没什么钱,不过是一个极端的,生活方式特立独行的人。

  那为什么还有人捧他为大师?

  捧他的人,大抵有两种:

  第一种是为了流量的狂欢,曝光,热度,打赏,不愿千里百里,也要和大师和一个影,打一个卡。

  你问他听的懂大师讲什么吗?他根本不在乎,流量到手,说走就走。

  第二种呢,则是一些从众狂欢的闲人,觉得流浪大师满足了他们少林扫地僧的幻想,平平无奇却一出手就登峰造极。

  他们觉得此刻的大师满足了小丑在殿堂,大师在流浪这种爽文设定,所以吹捧,没人在乎真相,大家只顾从众,只顾狂欢。

  “流浪大师”沈巍的爆红,究竟是他不正常,还是我们这些围观者不正常呢?

  是我们不正常。

  和身边这群举着手机相机闪光灯的妖魔鬼怪比起来,大师显得格外正常。

  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初大家怎么消费犀利哥,现在就怎么消费沈巍。

  02

  娱乐至上的年代,谁都可能在5分钟之内爆红。

  有的人凭的是本事,有的人凭的是群众们的无脑狂欢。

  先说我最近两年我很不能理解的两个网红:

  一个是歌手王菊,一个是租房小吴。

  说句可能被骂的话,我到现在都不知道这俩人为啥能红到那种程度。

  王菊,某选秀节目的练习生,大圆脸,小眼睛,肤色偏黑,整个人还有点壮,说实话,她的出现,的确刷新了我对女团的概念。

  而王菊的爆红之路也比较坎坷,算是先抑后扬吧,刚开始大家一起嘲笑她丑,黑,low。

  到后来她追梦,努力,有野心逆风翻盘,瞬间全民爱菊,投票口号比乾隆诗写的都多。

  就这样,在我还一脸懵逼觉得我村断网的时候,她火了。

  大家每天都张罗着投票投票,我连着问了好几个人,她到底有啥绝活啊还是做啥好人好事了咋的,一夜之间咋就都给她投票了呢?

  每个人都和我说,不知道啊,你就投票就完了,我也不认识她是谁。

  后来我看了她的长相,业务能力,包括身材管理后,仍是一脸懵逼,为啥她就重新定义中国女团了呢?

  后来很久我才明白,那些口口声声说自己是爱菊的陶渊明,不过是在快节奏的时代,赶上一次时髦罢了。

  再说杭州租房小吴。

  这小子的走红,就更让我吃惊了,当他一条微博几万评论的时候,我甚至几度怀疑当代网友对于笑点和审美的理解。

  一个因为被理发店坑了的男孩,因为眉毛喜感,便成了有50万粉丝的网红?

  喜欢他的人,究竟喜欢他哪里?

  长相呢,说实话,算了还是不说话了。

  才华呢?目前没看见。

  道德呢?之前看不出来,但前段时间曝出了大尺度的聊天记录。

  但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网友们一起哄,他就成了被人疯狂追捧的网红。

  谁能告诉我,你追他追的到底是啥?

  是外貌,才华,又或是独一无二的灵魂?

  还是媚俗,狂欢,和没有任何营养的幻想?

  咋现在有点啥事大家突然就能癫狂起来呢?都是属跳跳糖的吗?

  03

  因为从众,所以迷失。

  眼见了太多人活成了没有理性,没有灵魂的样子。

  一个本来就是24k纯烂片的电影,因为营销组织强行给灌输感人的概念,便认定了这个片子是好片。

  看哭了就说好,看不懂也说好,好在哪里呢?根本不知道,好就完了。

  一个莫名奇妙火起来的网红杯子,一帮老爷们不惜彻夜排队撕破脸皮买回来发个朋友圈。

  这个杯子又好到哪呢?你是真的喜欢还是因为这玩意火可以发朋友圈呢?你自己知道。

  因为无知也好,无聊也罢,眼见着太多人做了盲从的奴隶。

  用我们这种俗人的话讲就是,看人家干啥你就想干啥,有必要吗?

  当人们极度追求从众的时候,是没有理性的。

  《乌合之众》中有这样一句话

  “群体的盲从意识会淹没个体的理性,个体一但将自己归入该群体,其原本独立的理性就会被无知疯狂所淹没。”

  而要是没了理性,剩下的就是情绪化和低智商了,我这么说你能明白吧?

  在直白一点,就是希望大家遇事能留点脑子,别人家干啥你干啥,人家说厉害你就说厉害,人家说大师你就说是大师。

  最后,求求那些网红微商主播放了沈巍吧,那么大岁数了还要给你挣钱,你要点脸不要啊?

  补充说明

  我觉得沈巍不能称之为大师

  但作为普通人,他一点问题没有

  有问题的

  是无脑狂欢的那一部分人

  这是流量时代的悲哀

  也是全民娱乐的悲哀

  看了这样一篇文章不点个赞

  是我的悲哀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17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2023 闽ICP备10204044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