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

孟浩然关于七夕的诗词《他乡七夕》鉴赏

2019-06-25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导语】孟浩然唐代诗人,被誉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第一人,与王维并称为“王孟”。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下面就和励志台92hp.com一起来欣赏下孟浩然关于七夕的诗词《他乡七夕》,欢迎鉴赏!




  《他乡七夕》


  唐代:孟浩然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译文


  身在他乡恰逢乞巧,看着所住途中旅店心中羁旅愁绪更甚。


  远离故土,不见妻子月下穿针,心中空空只余孤寂,怀念家乡。


  微风拂过带走盛夏的炎热,新月当空,初秋已快来临。


  是谁在忍着心中愁痛偷偷的看着银河?就是那遥远天际的牵牛星。


  注释


  七夕:为七月初七,民间的乞巧节。


  绪风:微小的风。


  河汉:为天上的银河。


  迢迢:形容遥远的意思。


  斗牛:星名。牵牛星。


  赏析


  在异地他乡适逢七夕佳节,更增加旅人的思乡思亲的情怀。可是远离家乡,看不见妻子在月下穿针乞巧,对月怀人,诗人生起无限羁旅穷愁、去国怀乡之感。孟浩然诗歌大胆抒发个人的理想愿望,给开元诗风注入了清新浓郁的生活气息。


  扩展阅读:孟浩然独特的诗歌美学观


  在诗歌创作的艺术形式方面,孟浩然也有其独特的见解。他主张诗歌要用形象思维,通过诗的语言塑造形象,通过形象显示诗歌的意旨。读者“弃象忘言”而得意。他在《本^黎新亭作》诗中写道:“弃象玄应悟,忘言理必该。静中何所得?吟咏也徒哉!”孟浩然借用了佛学和道家哲学中的“弃象忘言”说,提倡诗歌创作的抒情言志、表情达意不必太直露,要有弦外之音,象外之旨。


  孟浩然还主张作诗不必受近体格律的束缚,应当“一气挥洒,妙极自然”。《孟浩然集》有诗267首,其中五言古诗63首,七言古诗6首,五言律诗130首,七言律诗4首,五言排律37首,五言绝句19首,七言绝句8首。从中可以看出,除69首古风外,全是近体诗,而五言律诗又最多。可以说他是盛唐诗人大量写作近体诗的第一人。但这些诗大都不能算是严格合律的近体诗。如《舟中晚望》、《洛下送奚三还扬州》、《洞庭湖寄阎九》、《都下送辛大之鄂》、《与诸子登岘山》等诗,皆与五言律诗的对偶不合。但诗品家对它们的评价却相当高。严羽《沧浪诗话》就说:“皆文从字顺,音韵铿锵”。


  近体诗的律式,在孟浩然之前的杜审言那里已经完全成熟了。杜审言也是襄阳人,他不能不知道。那么,他为什么不沿着老杜的路子走呢?对此施补华《岘佣说诗》认为:“五言律有中二语不对者,有全不对者,须一气挥洒,妙极自然。初学人当讲究对仗,不能臻此化境。”这就是说,孟浩然五言律不合律有其深层次的美学原因。他追求自然美,是对初唐过多追求形式美的矫正。他把古风与近体来了一次整合,他的近体多为古风化的近体。将近体诗的格律精神与古风的自然平和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了一种“兴象玲珑”的艺术境界。读孟浩然的诗,看不到近体格律的束缚,而是有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既接受近体格律,有不被近体格律所累,一切以自然为第一标准。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03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2023 闽ICP备10204044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