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金融之王》经典读后感10篇

2019-02-04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金融之王》是一本由[美]利雅卡特艾哈迈德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2.00元,页数:3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金融之王》读后感(一):这是给现实在敲警钟么

  本书主要是关于一战前后到二战前世界上美英法德四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如何成立发展,并且其负责人相互交流,各自采取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一系列举措来进行经济上的同盟、制衡和博弈。如果说之前各国可以组建相关的顶尖俱乐部,现实生活中,那么谁又和谁站在了同一阵营。对立与合作如何甄别,值得深思- -。。。

  《金融之王》读后感(二):5个银行的故事

  这本书是在金融博物馆的推荐书目,早就买了,主要是对金融完全不了解,纯粹是硬着头皮一点点的看。其实就是几个银行家如何在一战后那么困难的情况下,挽救自己国家的经济,虽然坚持金本是个错误的决定,好在最后力挽狂澜吧。。

  话说有些名词还需要查查,百科居然好多信息都木有。只有多看几遍书了。

  《金融之王》读后感(三):央行行长的故事

  这是一部讲述一战后几个央行行长的故事。讲的有点琐碎,有点平铺直叙,没什么激情,读了一半就读不下去了,适合喜欢传记的人阅读。

  不知道为什么大家这么推荐这本书。

  怎么总提示,评论太短!!!!

  《金融之王》读后感(四):读起来有点费劲 作为背景补充吧

  整个事情其实可以用很小的篇幅就讲清楚,如果要了解事情的梗概大可不必买这么厚一本书来读。短短几年的事情,围绕几个人展开,事情很大,但其间的情节却并没有那么多的跌宕起伏,加上相关的人物众多,对于我这种习惯很快看书的人来说,最恼火就是老外的人名前后很难对上号(读中文小说不太会有这种困扰),大大影响阅读体验。所以,读起来相当的费劲,算是当任务忙里偷闲给读完了。

  最大的感受就是对政府没必要那么多迷信,当年美国、法国的中央银行居然是私有的,对我们这种环境中的人来说,眼镜都快掉下来了。

  另外的感觉就是一团乱,从一开始的德国战后赔偿开始,各国各有个的打算,难以达成一致,实在不行了搞一个道威斯计划缓和了两年,到最后因为金本位制度本身的问题还是不免于崩溃的结局,各主要大国之间的协调机制几乎为零,乱。从这个角度来看2008年的金融危机,会发现这次国际之间的协调比上次好了很多。虽然灾难难免重演,但协调机制好了很多,当然,这也是对金融运行规律认识大大改善之后的结果。

  《金融之王》读后感(五):Princeton Dollar

  金融危机来了,州长,总统,签署法令,允许银行闭户躲灾,避免挤兑破产。没几天,大家手头的现金就用完了(州长也不例外),于是乎,退回到物物交换的年代;可物物交换也有限度(货币不就是为此而现世的嘛),咋办?牛叉的普林斯顿大学的牛蛙们自己发行了“普林斯顿元”------ 这帮子优等生能想出这招,我倒是丝毫不觉得意外,真正令人惊叹的,是小镇上的商号居然认可“普林斯顿元”!

  这说明了什么?

  我理解,只能说,维也纳学派是有道理的,央行与法定货币不是市场经济的必需品。市场大浪淘沙,大家自然会选择自己认可和需要的货币及其兑换率。尽管大小资本家与普通投资者都会犯错,甚至形成经济或金融危机;但是,没有理由就此认为,法定货币当局的智慧(无论他们是由精英还是庸官组成)能胜过市场上的芸芸众生,没有理由相信央行的货币政策和行政当局的财政计划就一定比大众选择更合理;更不用说指望其拯救经济于水火之中了。今日奥巴马抛出的新一轮4000亿美刀救市计划,便是最好的佐证;早些时候的神州4万亿,更是闹剧与悲剧。

  全书读来酣畅淋漓,翻译通畅(只最后一个章节有多个莫名的错译),基本看不出多人合译的痕迹。唯一令人不解的,是全书没有任何注释(无论作者还是译者),许多明显的引文也不注明出处。这不能不说是一大败笔。应该不是中文版省略的吧?但看在八卦与笑点频现的份上,还是果断推荐之。

  最后,说句题外话,如果,某天,北京的P大,也不得不发行“P币”,中关村的老少爷们,会欣然接纳吗?

  《金融之王》读后感(六):金本位之争

  金融之王

  书的名字很山寨,要不是巴曙松主持翻译的,我可能也不会读了。

  银行家从来都是阴谋论里的主角,他们的行动都是为了各自的投资者的利益;所以在一战和二战间、金本位制度下,央行的行为考虑的是投资者的利益。

  在这个前提下,一战后,金本位制度下,全球黄金不足以平衡全球资产:1.由于《凡尔赛协议》对德国提出的不合理的战争赔款,2.一战后的黄金主要集中于美国,而法国又人为压低法郎,吸收黄金)。3.老牌金融中心的英国的国力(生产能力)已经与他的金融中心地位不符。

  德国经济的萎缩开场,接着华尔街经济崩溃,接着美国银行业,最终欧洲金融体系瓦解。德国经济崩溃是因为外债过多;华尔街在1930年的股市由于利率政策,黄金储备等因素造成了泡沫,和现在一样,泡沫破灭也是由一家公司破产开始,但不幸的是,这次破产的公司是英国的金融公司,损失的是英国投资者,英国央行担心货币贬值提高利率,都增加了美国市场外资的抛压,更不用说当时的国际货币是英镑这个因素。从此之后美市就一路走低。在德国经济的萎缩和华尔街熊市的影响下,美国银行业出现恐慌,实体经济受到影响。此后,危机蔓延到英国,使英国被迫放弃金本位制度。最终导致全球金本位制的结束。

  金本位制度下,货币政策不能够逆经济风向行事导致了1929年的硬着路。所以我认为凯恩斯主义,就是柔软垫子主义让经济软着陆。

  这本书给我在教科书上看到的观点提供了一些支撑。

  我不禁想,

  书上说微量通胀对经济有益,原因是刺激需求。但是这个需求应该是相对于别国而言的。

  另外银行家的利益与公众的利益是不一致的。尽管如此,银行家还是往往被公众所误解。

  一样的政策,不一样的领导者有不同的作用。政客经常有两头为难的时候,所以他们作秀也就无可厚非。

  《金融之王》读后感(七):或许,历史是少数人推动的

  小寒的第二天,北京下起了雪,不那么大,却也纷纷扬扬的。下雪天缩在屋里看大部头,最是惬意。

  非常佩服那些传世的鸿篇巨著,开篇几句,就能把错综复杂的背景铺垫在你眼前,好像大画家那挥洒的笔墨,疏疏落落就给勾勒出一个画面来,让人一下子仿佛置身于那浩浩荡荡销烟滚滚的年头,为即将到来的灾难或纠结或惊恐。比如《双城记》的那句“这是美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不例外,这本《金融之王》以引用的凯恩斯作品的一句话开始:“人类经济发展史上一个特别的章节,在1914年8月走到了尽头。”

  20世纪前50年,会不会是人类历史上最精彩的一页,各行各业有那么多栩栩如生的大人物,哪像我们今天,枯燥平面的小人物充斥世道。

  故事中有战争、有国家之间的博弈,人物是手握大权的大银行家、各国首脑、以及颇具争议的经济学家,情节又是如此跌宕起伏。就像看一出轰轰烈烈的大戏,更何况故事本身还是史实。真是令人废寝忘食的一本好书。

  利雅卡特是职业投资经理人,曾任世界银行投行部主管,如今又无意成了最佳商业图书的作者、大名鼎鼎的普利策奖得主。该书从金融的角度回顾了20世纪初欧美主要国家的大萧条,美、英、法、德几位中央银行家(包括美联储主席)为主角,同时对他们的批评基调贯穿全书。

  与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不大相同,利雅卡特认为,从巴黎和会(《凡赛尔条约》)开始,战争赔款的安排导致德国欠下英、法巨额债务,而英、法因为战争借款又欠下美国巨额债务,为后来的危机埋下伏笔。美国因为参战较晚国力无损,又因为借债给协约国而大发战争横财,黄金储备爆增,对比英法德稀薄的黄金储备,分配严重失衡。同时,经济总量大幅增加,黄金供应已经远远赶不上其速度。在这种情况下四大央行银行家(当然背后是总统或首相的支持)执意重建金本位制,最终导致美国股市泡沫,引发了美英法德经济衰退。

  在这个时代中,有一位直到今天依然是神一般的人物横空出世,那就是凯恩斯。20世纪经济学界卷轴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位。同许多才华横溢,天赋异秉的天才一样,凯恩斯桀骜不驯,被许多银行家视为异类。他的见解若被采用,或可以避免后来的大萧条,可惜他还不是“主角”。所以当他在《货币改革论》中与金本位唱反调的时候,没有什么人在听他说话。直到十年之后,史实用悲剧证明了凯恩斯才是那个看穿货币表相、为金融改革指明方向的人。

  以前学萨谬尔森版的经济学,理论没认真学到多少,倒是很喜欢读那些安插在书缝间的经济学名家轶事,比如像亚当斯密和凯恩斯这样的人物,读到他们的故事总是令人/x>脑袋一热,崇拜不已。

  回过头来,为什么我的老行当,那些语言学和文论的书就不能编得这么有趣呢。都是干巴巴的人物,干巴巴的理论。即便我出于好奇课余像狗仔队一样了解他们的生平,似乎除了乔姆斯基,不见得其它人的生活有多姿多彩的。有时候我觉得大家都在扮高深,明明是很通俗的道理,非要编造出一套复杂的理论,加上晦涩的专业名词来表述。就没有哪一位大人物让你觉得说,“啊,我以后要成为像ta一样的人物!”真是遗憾。

  《金融之王》读后感(八):央行原本都是私有的

  略懂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央行是政府调控社会经济的重要职能部门,体现的是国家在经济管理方面的权力。宋鸿兵在《货币战争》中提出“美国央行是私人银行”,着实让中国读者大吃了一惊,不少人因此对央行制度产生了兴趣。利亚卡特艾哈迈德在书中主要讨论英、美、德、法四国的中央银行家在20世纪20年代对世界经济的操控与管理,以及他们与大萧条肆虐的微妙联系。这一时期是央行制度在各国发展的关键期,因此也涉及到央行制度发展的重要细节。

  其实,不止美联储是私人银行,重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央行起初都跟私人资本相关。英国央行就是从一家普通商业银行逐渐发展而来。1689年光荣革命结束之后,法国企图帮助被废黜的英王复辟,与英国爆发了战争。战争延续到1694年时,英国政府出现了巨大的财政危机,几乎濒临破产。一些城市商人向政府表示,他们愿以8%的利息永久性借给政府120万英镑。作为回报,政府授权他们成立了“英格兰银行管理公司”:该银行有权发行120万英镑的纸币,并可以独家办理政府的业务。这家银行就是英国央行的前身。

  虽然英格兰银行获得了独家办理政府业务的特权,但它那时也只是一家普通的商业银行。甚至,它获得的货币发行权,其他银行也可以获得。随着时间的推移,该银行在行业竞争中逐渐立于不败之地。它发行的的纸币成为主要的纸币,还吸引规模较小的同行把一部分资本存入该行,以备不时之需。因此,英格兰银行在银行业中逐步占据了特殊的地位,成为了所谓的“发行货币的银行”和“银行的银行”。

  英格兰银行的理事会成员来自于伦敦主要银行业家族和商业家族,他们轮流担任行长和副行长的职务。尽管该银行实际上掌控了银行业和货币发行,但是它并不是政府的附属机构。不过,随着政商联盟的发展,该银行跟政府的关系越来越特殊,超越了其他银行跟政府的关系。一战期间,英格兰银行承担着政府债务承办人和保险人的角色,战时财政的特殊性使得银行再也无法保持独立性,日益成为财政部的附庸。政治家们也希望逐步加强对英格兰银行的控制,使其更好服从于政府的利益。1946年,该行甚至直接被收归国有,彻底转变为“国家的银行”。

  法国央行的发展则要追溯到拿破仑时代的财政危机。随着法国大革命的深入,大量金银向国外流失,政府发行的纸币并不受民众欢迎,出现了严重的货币短缺危机。1800年,部分银行家受命于拿破仑,建立了一家以黄金支持纸币发行的法兰西银行。法兰西银行的主要资本来源于商人、银行业家族、贵族,属于私人银行。不过,跟英格兰银行发展略有不同,法兰西银行自成立之初起就受到政府更多的影响。它更在1803年就由政府授权垄断了货币发行。为了强化对银行的控制,拿破仑更在1805年的挤兑风潮后直接宣布:法兰西银行既属于股东,也属于国家;政府有权任命行长和副行长,有了“国家的银行”的雏形。

  19世纪,德国的政治充满了国家主义色彩,政府对社会控制极其严格。央行的发展也是受政客们支配的。1876年,政治家们将普鲁士国家银行改组为德意志帝国银行,充当央行的职能。在形式上,帝国银行的所有者是私人股东,但是银行的高管只须对首相和其他4名政府官员组成的董事会负责,是一种具有德国特色的制度设计。另外,英法等国央行的发展就是政府干预不断加强的过程,德国政府自然也会注重对央行的监管。

  央行的成立在美国一直是富有争议的政治事件。部分政治人物认为设立权力颇大的央行有悖于美国的民主传统。虽然1791年和1816年曾有过两次央行的实践,不过它们在自身阶段性使命完成后解体了。1907年的经济危机时期,纽约的多家银行成为挤兑风潮肆虐的受害者。银行家一致呼吁国家建立央行,维持银行业乃至国家经济的稳定运行。在各种政治势力的妥协下,美国直到1913年才建立了相对松散的央行“美联储”:“美联储”由12个地方联邦储备银行组成,且每家都是私人出资成立;联邦储备委员会则负责监管各地的储备银行。

  《金融之王》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优秀财经类书籍。作者曾在世界银行投行部工作,不愧为金融领域的专家,材料翔实可靠,内容通俗易懂。这本书出版时受到《金融时报》、《纽约时报》的高调追捧,还获得了2010年普利策历史奖。金融危机还未好转,主权债务危机再次袭来,全球经济拉响警报,跟《金融之王》中的某些情节倒有几分相似。

  《金融之王》读后感(九):战争中各国如何筹款

  整理自本书

  对战争的理解

  (1914年8月份)尽管柏林、巴黎和伦敦的大街上到处都是歇斯底里的人群,但空气中却弥漫着一股异样的、不现实的气息。没有人完全理解“这场战争为什么会发生,打仗究竟是为了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人希望战争持续很长时间。尽管敌对双方的士兵都在摩拳擦掌,但每个人都不想拖泥带水,都希望可以让对方死得痛快些。将军们还向士兵许诺说,他们可以回家过圣诞节。

  人们认为战争的长度取决于国库的支持力,凯恩斯向朋友们宣称自己“敢肯定战争的持续时间将不会超过一年”,因为到那时能用来支持战争的流动资金将消耗殆尽。

  ”欧洲的金融家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大陆正一步步滑向战争深渊,欧洲信用体系逐渐崩溃,世界股票市场关门大吉,金本位摇摇欲坠,但他们却依然抱有幻想,认为全球商业所遭受的干扰只是短暂的,很快就会回归到正常的贸易状态。很少有人想到,他们目前所遭受的对世界经济秩序的冲击是长期而严重的。“

  ”这些专家们似乎已经忘记,在战争中首先遭到破坏的不仅仅是真相,还包括稳健的财政体系。在上个世纪的历次战争中,比如拿破仑战争或美国内战,没有一场战争仅仅是因为黄金不足而罢战。在这些战争中,交战双方不惜动用一切资源税收、借款、大规模印制纸币来筹集战争款项,到最后拼个你死我活。“

  筹款的主要方式

  “虽然各国筹集战争费用的方式不尽相同,但其中的原理是相通的。如果仅仅通过税收方式筹集战款,税率势必高得与没收财产无异,因而也是不可行的。有鉴于此,没有一个国家尝试过这种做法,税收只占所筹资金的很小一部分。实际上,交战双方主要通过借款筹集费用。一旦再也找不到新的借款渠道,它们就会依赖一种几乎和战争本身一样古老的技术通货膨胀。但是,它们制造通货膨胀的方式与中世纪的国王有所不同。国王要么削减金币或银币的重量,要么发行由便宜合金铸造的硬币,致使货币贬值。而现在的参战国政府则求助于中央银行,通过复杂的会计处理掩饰真相。此时,中央银行就会摒弃它们长期以来所奉行的原则“以黄金为基础发行货币”,而改为简单地印票子。 ”

  各国的情况

  英国

  拥有审慎财政的悠久历史,采取了最负责任的财政政策。

  战争花销

  4年的战争,政府花在战争上的开销多达430亿美元,其中包括支援给比较贫穷的欧洲盟国110亿美元的贷款(主要是法国和俄国)。

  筹款方式

  1.增加税收筹集到了90 亿美元,约占总金额的20%;

  2.向国内和美国长期借款筹集到了270 亿美元;

  3.其余的款项是从银行借来的,其中以英格兰银行的数额最大。

  结果

  4 年内英国流通中的货币量翻了一番,商品价格也随之翻了一番。 ”

  法国

  最不负责任的。

  法国人对征税采取如此强硬的抵抗态度哪怕是政府对财产状况的一个小小调查,也会被视为是对他们“私人生活最神圣而不可侵犯之处”的非正当介入,侵害了公民的基本权利。

  战争花销

  法国政府为战争共花费了300亿美元。

  筹款方式

  1.税收。直到1916 年国家财政体系面临崩溃时才痛下决心增税。为应付战争开支,法国政府通过增加税收所募集到的款项在总开支中所占的比重还不到5%。

  2.以节俭著称的法国中产阶级,他们购买了150 亿美元的政府债券;

  3.外国政府,尤其是英美政府,他们亲眼目睹了法国正在承受着世界大战的煎熬,向法国政府提供了100 亿美元的贷款。

  4.留下的巨大缺口由法国政府通过增发纸币来填补。

  结果 流通的货币量在法国增加了两倍。

  德国

  德国支撑战争的战略主要依靠于围绕在德皇身边的那些人,他们相信战争不会持续很久,德意志帝国必将取得大胜,战争结束之后将由战败国支付战争费用。

  缺乏英国那样完善而成熟的金融市场,缺少法国那样节俭 而富有的中产阶级,在大西洋两岸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借给它大量资金,因此德国只能严重地依赖于通货膨胀。

  战争花销

  德国政府为战争花费了470亿美元。

  战争筹款

  1.仅有1/10是通过税收的方式募集到的。

  2.通货膨胀。

  结果 流通的货币量在德国增加了三倍

  其他的

  【有时体制很荒谬】

  在(英格兰银行)理事会的所有职位中,只有行长和副行长是全职的,在这两个职位任职的董事需要暂时放下其他职务。理事会的每位成员都有机会,实际上是被期望在担任两年副行长之后再做两年行长。因此,在19 世纪和20 世纪早期,担任英格兰银行行长的人并不意味着具备什么特殊能力,而仅仅表明他具有相当显赫的家世和极好的耐性,可以长寿,生意盈利颇丰且合伙人同意其离职4 年。当时的任期仅仅为一年,也很少被延长。在任期的最后,退休的行长会再度成为一名普通的理事会成员,直到他去世或年迈体衰之时。

  按照白芝浩的说法,这种安排使伦敦金融业的稳定性,甚至整个世界都掌控在“一个狡诈的执行官、一个由太过年轻而盲目自大的群体所组成的董事会、一个论资排辈、成员老迈的委员会”手中。这种做事方式有点蹊跷,甚至有些令人难以理解英国最重要的金融机构,事实上是整个世界的金融界,竟被这样一群业余人士操控着,他们都有更喜欢的事情要做,而只是把掌舵英格兰银行看做是应尽的公民义务。

  《金融之王》读后感(十):前凯恩斯时代的货币战争

  文/严杰夫

  2009年,周小川在央行网站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思考》的文章,在开篇的第一句,他就提到“什么样的国际储备货币才能保持全球金融稳定”。这个“古老而悬而未决”(周小川语)的问题,可以说是近代世界里,人类在每一次经济危机中都会追问的一个终极性问题。回顾历史,1929年金融危机算是人类历史上影响最广泛、后果最严重的一场危机。从那时开始,每一次全球经济发生巨大的波动,都会引发人们对国际货币体系的讨论。只是,八十多年过去,人类依旧无法从货币角度寻找到一劳永逸的办法,可以减弱经济危机在全球的蔓延。直到今天,各国的财政部和央行在遭遇危机时,仍只能拿出“凯恩斯主义”这个“古方”来应对。凯恩斯早已成为央行行长心中的一尊神像。

  在这个时代,凯恩斯的伟大毋庸置疑,但是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全球金融世界的掌权者们却似乎是依靠着另一种“秩序”,来调和和应对面临的危机。那个时代,中央银行制度还刚刚在资本主义社会确立起来;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只能算是刚刚被人关注的“新秀”;而被称为“世界上最孤高排外的俱乐部”的英美德法四国的央行,才是世界货币体系的“君王”。但也正是那个时代,孕育了人类社会现在使用的大部分智慧,包括“凯恩斯主义”。这样来看,仍然陷在金融危机深潭中的我们,重温一下那个年代,重温一下那些智慧是如何在无知和贪婪中逐渐被认可和接受,是如此必要。

  美国学者艾哈迈德撰写的《金融之王》,正是一本让我们回到那个年代的书。《金融之王》从一战前的全球经济写起,讲述了蒙塔古克莱塔诺曼在成为英格兰银行行长后,如何和纽约联储银行行长本杰朗斯特朗、法兰西银行行长埃米尔莫罗和德国中央银行行长亚尔马沙赫特,共同组成一个“俱乐部”掌控全球金融体系,来应对各种挑战的历史传奇。在那段历史中,他们共同面对一战给世界经济带来的重创,共同克服战争债务给经济体系造成的伤害,但却因为共同的错误政策造成了1929年金融危机的爆发。

  作者的叙述,以四位央行行长为中心展开,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本书似乎也可以被看作是这四位行长的传记。正如19世纪中期的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累利所说,“不要读历史,要读就读传记,因为那才是真正的生活”。因此,这本传记让我们最真实、也最直接地接触到了那场危机爆发背后的深层原因。

  “金本位”制度可谓是危机爆发的关键词。从19世纪开始盛行的金本位制,坚持将黄金作为本位币(如同今天的美元)。在这种制度下,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来决定。20世纪初,主流观点在亚当斯密“以纸币替代大部分金银是空中楼阁”的观念下,仍坚持黄金才是全球经济的稳定基石。事实上,金本位制度的信徒直到今天还生活在我们周围,2010年世行行长佐利克就曾呼吁货币体系回归金本位。然而,在经过两次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世界,黄金的采掘和生产早已经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金本位制度已逐渐沦为束缚全球经济前进的桎梏。

  但以诺曼为首的银行家们,却仍努力强化濒临瓦解的金本位制度。在四位行长的心中,这种由古典经济理论支持的金本位制度,始终都被奉为圭皋。尽管一度,他们的努力看似重振了各国的经济,全球经济也似乎迎来了一战后“最好的时光”,但这种制度却使得战争赔款造成的经济创伤始终无法得到根治,只能在暗中逐渐溃烂恶化,最终诱发了1929年的危机。于是,作者才盖棺定论这四位金融界 “无冕之王”是 “毁了世界的银行家”。

  但在字里行间,我们仍然能读到作者对四位行长流露出的同情。人物传记在历史叙事方面的优点就在于,它常常能关注到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却不会陷入到用结果来评价人物的窠臼之中。这种同情首先表现在,作者认识到了这些银行家们的局限性,他们接受的大多是旧式精英教育,这种背景让诺曼等人除了在观念上囿于古典理论的框架外,还要身负维护帝国的责任。作者认为,“他们各自的行事方式都体现了他们国家当时的国民心态”,尤其是作为英格兰银行行长的诺曼,他“沉溺在大英帝国昔日的辉煌里,不愿意承认它在世界上的日渐衰落”,金本位制度正是有助于稳定以英帝国为中心的旧世界体系,也正因为此,诺曼在四个人中对金本位制度最为坚持,以至于都有了一种堂吉诃德式的盲目自信。

  另一方面,这种同情还表现在,作者认为他们并非真的就一无是处,起码正是在那个时代起,中央银行成为一个确定的制度被承袭下来。谈到这一点,作者甚至一反常态地赞美起了本杰朗斯特朗:“正是斯特朗,而不是其他任何人,创造了现代中央银行家的概念。当我们在电视上看到本伯南克,或者他之前的阿伦格林斯潘、让克劳德特里谢或默文金,形容他们是如何在价格稳定和经济增长之间取得适度平衡时,就有本杰明斯特朗的魂灵在其上方徘徊”。如此高调的评价,让我们似乎刹那间忘记了他们在那十年中犯下的种种错误,而承认这些央行行长们真正无愧于“金融之王”的称号。

  凯恩斯在这本著作中作为一个“配角”出现。事实上,在四大行长的时代里,他的确只是一个配角,却忠实扮演着时代赋予他的角色。他一直都冷眼旁观,尽管也常对行长们的决策给予尖锐的批评,但他的建议却从未被采纳。在那个金融形势风云诡谲的年代里,凯恩斯当过教师,靠着投资成为百万富翁,甚至最后变成一位畅销书作者,但就是没能成为政府信赖的智囊成员。然而,凯恩斯并不感到寂寞和失落,他的信心同他的智慧一样丰满,他似乎清楚地知道属于他的时代存在于未来。

  如今,属于凯恩斯的时代也已过去,世界的经济格局和货币体系比之于过去80年内的任何时期,却要复杂纠结许多。金融危机尽管已很难再将各国卷入到残酷的战争中,但仍能带来让人恐惧的动荡和伤害。在今天,凯恩斯主义能立即阻止危机的恶化,却无法根绝伤害的蔓延,更谈不上能重振经济全局。08年金融风暴的阴影仍盘旋在欧洲旧大陆的上空迟迟不肯散去,就是我们国内的股票市场在经历了08年暴跌后也至今未能恢复元气。后凯恩斯时代的货币体系,已成为最令人迷惘的经济话题,正如经济学家巴里埃森格林在《嚣张的特权》里作的那一大堆假设,未来货币体系的变化拥有太多的可能。但可以确定的是,无论我们将进入什么时代,金本位恐怕和凯恩斯与行长们一起永远被埋入到历史文献中了。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613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2023 闽ICP备10204044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