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

29岁,喝酒,进了ICU:年轻人,也是会突然死掉的

2019-06-16    作者:古蒙儿    来源:网络

  “医院的墙壁,聆听了比教堂更多的祷告,这里是他们人生的最后一站。”

  01

  前段时间,陪母亲去医院探望亲友。

  第一次,近距离看到了ICU。

  ICU,又叫重症监护室。

  医院里最特别的一个部门,

  除了日均上万的高昂费用,

  最让人揪心的,或许就是:

  这里的每一位病人,都已直面死神。

  探视时间被安排到下午4点,

  只能一个人进去,

  只有30分钟的时间。

  当时,我并不太理解母亲,

  为什么一定要从上午等到下午,

  为什么非要换上无菌服进ICU。

  在我的认知中,

  对于没有意识的人来说,

  是否进去看了一眼,没有任何本质的区别。

  因为对方是感受不到的。

  两天后,母亲告诉我,病重的长辈去世了。

  然后听她在电话里感慨:

  你这位爷爷(逝去的长辈)可是好人啊,

  当年在工作上帮过你爸,多亏了他才……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

  那次探望,其实是最后的道别。

  其实,

  当天从大人们互相安慰的话中,

  就得知,希望有些渺茫了。

  所以听到他们还在说,

  “放心,会好的”之类的话,

  我甚至还觉得有些矫情。

  如今再去想这件事,只觉得自己难为情。

  加油鼓励的话,

  是说给活着的人听的,那是一种宽慰,

  等待着进ICU,

  更像是给自己一个机会,

  在还来得及的时候,道一声感谢。

  那是,对生命的仪式感。

  只是,太年轻的自己,当时不懂。

  不懂的,又何止于此。

  或许,在医院待上一天,你能窥探到更多:

  它就像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在这道防线的边缘,

  有的人忙着生,

  有的人忙着死,

  有的人忙着生不如死,

  有的人忙着向死而生。

  02

  刚刚退休的商学兰,被查出了盆骨恶性肿瘤。

  只有做截肢手术,才能暂时保命。

  在医院过生日的商学兰

  面对命运的安排,

  她从一开始的绝望无助,

  到后来的全盘接受,

  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冷静下来,商学兰开始为接下来的日子做准备。

  首先,她要教老公烧菜。

  看着被自己照顾了32年的老伴,她有些心疼,却还是忍不住地吐槽到:

  “你不要脑子里再想着依赖我。”

  坚强,是藏在平静背后的暗涌。

  商学兰有条不紊地完成着她早已计划好的事情。

  趁着手术前,

  趁着还有腿,

  教完老公炒菜,

  她又连续踩了三天缝纫机的脚踏板。

  这台缝纫机,

  是她结婚时的嫁妆,

  这是她最后一次用这台机器,

  帮家人缝制过冬的被子。

  被子赶出来了,

  她又用剩余的布料,

  做了7个坐垫,2个靠垫,和1个布兜儿。

  商学兰喊来老伴儿,打开布兜儿,

  练习没有腿的日子,如何背自己。

  她说:

  “因为左腿没有了,

  没有这块布,

  更加难背自己。”

  老伴儿不再结实的后背,是商学兰今后的“靠山”。

  对一个爱美的女人来说,

  最残忍的事情,

  莫过于要她承受身体的残缺。

  手术的前一天,

  商学兰刻意化好妆,见了自己的亲人。

  手术后,

  她在医院里躺了71天,才出院。

  回到家的商学兰,

  碰到楼下的老邻居,会偷偷抹眼泪。

  看到笨手笨脚的老伴儿和女儿,

  会忍不住唠唠叨叨。

  过年了,她想再为家人炸一次春卷,

  平时在人前连手都羞于牵的老公,

  那一天,紧紧地站在背后抱住她。

  商学兰笑着说:

  三十几年了,都没做过这样的动作。

  她一边积极地适应新的生活,一边也会忍不住叹气到:

  “这样混混,也不知道要混几年。”

  无奈、复杂的语气里,是对生命强烈的渴望。

  平时大老粗的丈夫,在旁边突然说道:

  你混几年,我混几年,

  你到东我到东,你到西我到西,

  你到什么地方,我也到什么地方,

  分不开了。

  如果可以,谁不想好好地活下去。

  肿瘤原位复发,

  病魔时刻都在提醒商学兰,

  时日无多了。

  陪在妻子身边的孙圣道对记者说:

  这袜子啊,

  袜子没人补了,

  原来都是老婆弄的,

  现在就是我弄不来,

  原来坏了以后她补一补,

  我也不想买新的,

  新的也不舒服,还是旧的舒服。

  什么是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

  截肢了,会想念走路,

  化疗了,会想念长头发,

  肿瘤转移了,会觉得睡个好觉真好,

  失去了,才懂得拥有的幸福。

  以前听人说过一句话

  “每一个你所厌烦的今天,都是昨天死去的人,曾经奢望过的明天。”

  当时,我的感受不深,

  现在,之于你们,又能懂几分?

  对着镜子,梳假发的商学兰

  03

  杨凯,29岁,爱喝酒。

  一次酒后腹痛,生命垂危了。

  发病前一天,

  他喝了白酒、黄酒、

  再加上火锅,得了急性胰腺炎。

  有人形容这种病,就好比是把硫酸倒进了肚子里。

  这种严重的炎症,足以让任何一个强壮的年轻人,濒临绝境。

  幸运的是,重症医学的发展,

  让人类在对抗死亡时,

  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勇气。

  在医生的努力下,

  昏迷了8天的杨凯,最终挺过来了。

  出院时,杨凯心有余悸地说:

  “我回家后一定要好好保养。”

  生命力最旺盛的时候,

  ICU就像是人生一个突然的急刹车。

  又有多少人,还在仗着年轻,

  挥霍着自己的身体,预支着自己的明天。

  或许,人间残酷之处就在于,

  每个人,

  都不会认为自己是突然病倒的那一个。

  但其实,年轻人,也是会突然死掉的。

  04

  生命就是这样,有猝不及防,也有为时已晚。

  纪录片《生命里》,

  将镜头对准了一个临终关怀的医院:

  那里收治的主要是癌症晚期患者,

  生命所剩的时间大多不超过三个月。

  死亡,在那里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生命最后的时光,人们都在忙什么?

  82岁的吴留生,

  想回嘉兴海盐,再看故乡一眼。

  虽然离她住的医院并不遥远,

  可吴留生已经离不开病床了。

  弥留之际,

  她只能在儿子的手机上,

  看看曾经熟悉的一草一木。

  她知道,令她魂牵梦萦的故乡,有生之年,是回不去了。

  05

  躺在病床上的朱慧芳,

  拜托家人和医护人员帮她找一下女儿。

  断绝往来十几年,终究是心里最深的牵念。

  尽管医护人员付出了种种努力,

  还是没能联系到她的女儿。

  这辈子,一世母女,或许不尽人意。

  来生,又有多少人,能有缘再聚。

  06

  护士张敏,正在用手机拍一个视频。

  老太颤颤巍巍地对着镜头叮咛到:

  老头子,

  一个事情,吃。

  第二,睡。

  张敏要把视频,从医院送到敬老院。

  那里的周爷爷,是老太最惦记的人。

  相隔不远的距离,

  能在视频里见上一面,

  是这对没有行动能力的老夫妻,最大的心愿。

  敬老院的周爷爷

  家人和医护人员的付出,

  给了这些老人最后的爱与陪伴,

  故事的底色,苍凉,却又温暖。

  那些未完成的心愿,

  那些未圆满的遗憾,

  到后来,

  有多少不着急,都变成了来不及。

  07

  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

  曾这样解释“向死而生”的意义:

  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

  那些与死神擦过肩的人,

  一定会比我们更懂得如何活着。

  去见想见的人,

  珍惜来之不易的健康,

  放下不必要的仇恨,

  对生命,心存感恩

  邱晨在《奇葩说》上,聊到自己的患癌经历。

  那次经历,

  逼着她调整了作息,改变了陋习,

  甚至改变了,

  她对世界,对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她说:

  死亡,是对生命最精准的教育。

  它不跟你讨价还价,

  它对所有人一视同仁,

  也只有如此,

  我们才可以放下内心,

  最坚持的那一点偏见和傲慢,

  放下内心自以为是的那点漫不经心。

  嘴上天天说着大不了一死的人,

  一定没有见过死亡。

  常常抱怨颓废的人,也不会懂:

  有些人,光为了活着,就已拼尽全力。

  今天,我们在这里谈论死亡,

  不是为了故作深沉,刻意悲伤。

  而是因为:

  我们对“死”有太多忌讳,却从未学会对它敬畏。

  还是那句话:

  “每一个你所厌烦的今天,都是昨天死去的人,曾经奢望过的明天。”

  真希望我们都能好好活着,

  趁还年轻,

  趁还来得及,

  趁这个世界还属于你。

  部分素材来源:

  纪录片《人间世》

  纪录片《生命里》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73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2023 闽ICP备10204044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